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前身可追溯到建校初期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6年成立社会科学部并申办第一个本科专业,1992年建立社会科学系,2001年撤系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汉语言文学4个本科专业,学院所设专业涵盖法学、管理学和文学三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规模875人。
学院现有“青年龙江学者”1人,专兼职教师103人,其中高级别职称教师28人,外教1人,硕博教师占比98%,承担学院4个本科专业课程和全校公共外语、人文素质课教学任务,形成了大学英语、社会工作、市域治理、中国文学与文化传播等高质量教学和科研服务团队。2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质课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院秉持区域错位发展,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紧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突出人文性,文农融合,致力培养适应地方文化教育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教师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工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项,承担省部级社科项目25项,厅局级科研立项100余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70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40篇,出版学术著作40部。以田恩铭教授为领军人物的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团队,积极投身于科研和学科建设,整合文化资源,科研成果较为突出。以胡晓兵教授为领军人物的社区服务团队依托大庆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大庆市铸成社会服务中心扎根于社区中心,用专业素质与奉献精神践行社会工作理念,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拥有外语语音实验室,电子政务综合实验室,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与大庆文艺评论家协会、儿童文学学会建立创作研究基地。还在省内外建立20多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为全院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学院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了“大庆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大庆市铸成社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不断提升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坚持“三全育人”理念,紧密结合专业特点,打造了美育工作室、模拟法庭、红色论坛、星河讲坛、社工文化节、英语文化节等品牌项目,建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教育与服务模式。学院大学生“社工连”协会年均开展志愿服务达千余小时,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志愿服务20余次,五年连续成功申请省青少年基金会“班助一”公益项目,2024年获得黑龙江省“蒲公英杯”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大赛一等奖四项;“普法协会”荣登2024年黑龙江省活力社团TOP100榜。
“十四五”期间,我们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八一农大精神,遵循“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崇尚人文、含英咀华、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院训,以培养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从事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立足本土实践,创新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放办学等方面成效显著。学院先后与青岛优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沈阳麦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慈溪市艾肯电器有限公司、大庆市铸成社会服务中心、大庆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开展校企“3+1”人才培养,并设立了麦登综合素质基金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感恩社会、自立自强、创新创业,不断拓宽就业门路。
春去秋来,时序代变;人文之光,日益化成。集同仁之群力,为育人之邓林。回首往昔,丝丝足迹联至今日,展望未来,滴滴汗水还需耕耘,路漫漫兮,尚需迈步从头越;上下求索兮,方能有大好前程。仰望星空,脚踏大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在用耕耘和努力,描绘未来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