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动态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度实习实践总结表彰大会--“笃行致远·实践育人” 汇聚校地协同新动能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9-29

9月23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6隆重举办“笃行致远·实践育人”--2025年度实习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大会特邀龙政街道党工委、大庆市第二福利院、大庆市图书馆、龙凤区教育局及下辖五所学校单位领导嘉宾出席。学校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与学生代表等也出席了大会。大会以系统化与可视化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回顾了学院2025年度实习实践成果,并对实习实践先进团队与个人进行表彰。同时,为进一步夯实校地协同育人生态,学院正式向来自各实习单位的14位专家颁发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聘书。

大会突出“以评促建、以奖促优”的导向,现场气氛热烈,节奏紧凑。 大会伊始,学院副院长邹晓伟全面回顾了学院2025年度实习实践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学院共组织199名本科生奔赴政务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及社会服务机构开展集中实习,形成“课程—实践—就业”一体化育人通道,促进学生从“学习者”向“准职业人”转变。与此同时,学院围绕“铸魂、浸润、赋能、增效”统筹推进社会实践,组织310余名学生组建81支团队,面向红色研学、非遗传播、生态文明教育、线上支教等领域持续开展项目化实践,构建“精神传承与时代需求、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线下实践与线上创新、个人成长与社会服务”四个融合的育人格局。

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专业实习学生代表及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实习实践经历与蜕变历程。他们用亲身故事生动诠释了实习实践的意义:实习不仅大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教会他们如何将课堂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实习实践经历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磨砺中蜕变,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交流发言环节,各合作单位代表结合实习活动,分享了校地协同育人的成果与展望。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代表发言中,大庆市图书馆副馆长宋淑红向受表彰教师表示祝贺,并系统介绍了图书馆三年来通过“理论+实操”实习培养模式及双向选择机制,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具体做法;东城领秀学校副校长许海超则从教学实践角度,阐述了学校通过配备一对一导师、全面开放课堂与教研活动等方式,为实习生构建全方位教学支持体系的实践经验。

随后,实习合作单位领导深情寄语,龙政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国峰回顾了街校双方一年来的合作成效,重点介绍了“五治五联”创新模式下,高校智力资源下沉基层带来的治理提升,以及实习生为社区注入的青春活力;大庆市第二福利院院长杜祥波从养老服务领域出发,总结了共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成果,指出实习生的参与既深化了其专业认知,显著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与温度。

各方一致认为,校地协同育人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学院的协同联动,共同拓展实习实践育人的深度与广度,为区域地方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大会对在实习实践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进行了集中表彰。现场共授予34名同学“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评选出6支“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及14名“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大会特聘任14位来自各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他们将共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的动能。

最后,院长田恩铭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学院在校地协同育人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取得的显著成果,并以“感谢”、“成长”、“未来”三个关键词,串联起对过往的回顾与对明天的展望。田恩铭首先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向拨冗莅临的各位嘉宾表示敬意,并衷心感谢各合作单位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坚实的实践平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锻炼机遇。接着,他聚焦“成长”,欣慰地指出,实习实践经历不仅是学生们从青涩走向成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见证了个人能力的飞跃,也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育人实效的生动体现。最后,院长满怀激情地展望“未来”,强调学院将以“十五五”规划目标奋斗,加强“扎根大庆、服务大庆”的信念,期待与各界携手并进,共同为大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和智慧支撑。

本次大会既是对阶段成果的总结与表彰,也是对全院十四五期间实习实践育人工作的集中展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优化实习实践工作体系,强化校地协同实践育人机制,以高质量实践教学赋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优秀人才。

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